單轉子振型與連成軸系后振型有差別
連成軸系后轉子振型變化的原因,除軸承座動剛度、油膜剛度與單轉子平衡時存在差別外,連成軸系后轉子軸端連接狀態和支撐標高發生變化也是主要原因。對于采用有限加重平面平衡的柔性轉子,當轉子振型發生變化時,轉子平衡狀態顯然要發生變化。但當轉子平衡中所家平衡重量與轉子不平衡分布規律基本符合時,轉子平衡后在各個轉速下其撓曲變形很小,若軸系中各個轉子平衡都達到了這種近似的理想平衡,在各個轉速下,由于轉子上不存在明顯的內力矩作用,此時轉子也就無明顯的撓曲變形(振型)。若忽略軸系連接偏差對其平衡的影響,則軸系平衡即能保證。但是對于一個整體式柔性轉子,例如打點機和汽輪機轉子,其不平衡分布規律一般是不知道的,因此從這一點來說連成軸系后轉子振型的變化不可避免,但是如果設法減小制造廠單轉子平衡時所加平衡重量與轉子實際不平衡沿軸向分布規律之間的偏差,則可以顯著地減小現場軸系平衡的比例。
由大量現場振動測試得知,凡是外伸端長度和質量較大的轉子,單轉子平衡之后,特別是采用了告訴平衡,連成軸系后,平衡惡化往往十分顯著。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單轉子外伸端部分成懸臂狀,外伸端不平衡未能合理地補償時,在高速下回產生顯著的撓曲,采取主跨內加重平衡,減小轉子整體不平衡,實質上時破壞了轉子主跨內質量的平衡;二是連成軸系,外伸懸臂端成為轉子兩個支撐的一跨,外伸端和轉子主跨內撓曲較單轉子時顯著減小,使單轉子呈現嚴重的不平衡。
由此看來,制造廠所進行的轉子低速和高速平衡,平衡質量的評定不應該單純地強調殘余不平衡量或工作轉速下的殘余振動,而應該更注重平衡后在各個轉速下轉子的撓曲值,具體地說應注重各個轉速下軸瓦和轉軸振動值的大小,這對保證現場軸系平衡將更有價值。
版權所有www.gadfy.cn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自http://www.www.gadfy.cn/pddetaildate/technology/detail/20110525_472321.html